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茶艺基本概念,茶艺美学,茶叶冲泡技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茶叶冲泡技艺,培养茶艺美学意识,培养其相当于初、中级茶艺师的技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主要介绍冲泡技能理论和茶艺美学知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茶艺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茶艺美学基础知识和表现法则。
实验技能方面:训练冲泡技能,*学习掌握六大基本茶类的冲泡技艺;并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创茶艺表演。
3、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从整个茶文化课程中独立出来的一门课程,为新开课程,着重讲述中华茶艺的相关知识,系统完整的介绍了中华茶艺的概念、分类及具体冲泡技艺。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6学时)
*章 中华茶艺的概念及其分类 (2学时)
*节:中华茶艺的概念;
第二节:茶艺与茶文化、茶道、茶俗的关系;
第三节:中华茶艺的分类;
第四节:茶艺特点(知识性、观赏性、关联性、地域性、民族性等);
第五节:茶艺社会功效(净化心灵、美化人生、善化社会、文化世界);
本章重点、难点:
1、茶艺的特点及社会功效
2、茶艺的概念及分类
建议教学方法:
思考题:
1、中华茶艺的概念是什么?茶艺与茶文化、茶道、茶俗的关系是什么?
2、中华茶艺可分为哪几大类?
3、茶艺的社会功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 中华茶艺美学基础知识(1学时)
*节: 茶艺美学的“四大理念”
第二节: 茶艺美学的表现法则
第三节:茶艺审美要领
本章重点、难点:
茶艺美学表现法则和审美要领
建议教学方法:
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
思考题:
1、茶艺美学的“四大理念”是什么?
2、茶艺美学的表现法则有哪些?
3、茶艺审美的要领是什么?
第三章 中华茶艺习茶技艺(3学时)
*节:茶艺六要素;
人之美、茶之美、水之美、器之美、境之美、艺之美
第二节:泡茶的三大要素;
茶叶用量、开水温度、冲泡时间
第三节:泡茶的基本方法
杯泡、盖碗泡、壶泡
第四节: 茶人仪表举止规范
基本礼仪(着装、化装、言谈举止)
不同场合的具体礼仪(茶话会、国际茶会、家庭茶会、茶艺观摩会等)
第五节:习茶基本姿态及冲泡手法
第六节:乌龙茶冲泡技艺
本章重点、难点:
1、泡茶的三大要素和基本方法。
2、茶人礼仪规范,习茶基本姿态及冲泡手法以及乌龙茶的冲泡理论
建议教学方法:
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
思考题:
1、泡茶的三要素是什么?
2、茶人仪表举止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课程实验教学( 30学时)
本课程实验教学共30学时,设七个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一 观看茶艺表演录象(4学时)
*观看录象,了解不同茶艺表演的表演形式、器具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二 形体训练及基本礼仪训练(4学时)
训练形体与礼仪,打好冲泡技艺训练的基础。
实验三 名优绿茶冲泡技艺训练(4学时)
着重训练名优绿茶的冲泡技艺,掌握冲泡名优绿茶器具的搭配以及如何展示名优绿茶的品质及其文化内涵。
实验四 乌龙茶冲泡技艺训练(6学时)
训练乌龙茶的冲泡技艺,掌握乌龙茶冲泡的程序及如何搭配冲泡乌龙茶的器具和场景的设置。
实验五 花茶冲泡技艺训练(4学时)
训练花茶冲泡技艺,掌握合理搭配冲泡花茶的器具。
实验六 红茶冲泡技艺训练(4学时)
训练红茶冲泡技艺,掌握搭配冲泡红茶器具,懂得如何展示红茶的独特品质与内涵。
实验七 普洱茶冲泡技艺训练(4学时)
训练普洱茶冲泡技艺,掌握器具搭配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展示普洱茶的独特品质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