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得分点要求我们讲这个概念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要求我们在回答Task 4时,坚持完整性原则,将自己的答案紧扣题目,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建议:考生在概括完听力中的例子后,用一句话来回应第三个得分点,例如:From the examples we can conclude that pleasant consequence encourages the repetition of behaviors. (TPO7/TASK4)
难点一:生僻词汇较多,专业领域词汇难积累。
口语第四题是学术讲座,涉及的领域有:心理学、艺术、生物学、经济学、市场学等,因此其中的专业领域词汇较多,学生难免会遇到生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在新托福真题中,曾经出现过的词汇有:empathy、modification、implicit、accessories等等。那么,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词汇呢?其实,在讲座中,教授们的“讲座体”通常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次出现一个概念或生僻的词汇,都会*时间在这个概念后面解释其内容,用浅显些的句子来进一步说明,再举例,尤其是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我们遇到生僻词汇,无论在阅读材料中还是听力中,都不要着急,先等一下有没有解释。很多情况下,我们听到后面就自然明白了生僻词所指的是什么。比如,听力中有这样一个句子:Children have empathy, they concern for others. When a baby hears other baby’s cry, he will cry. 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理解出,生僻词empathy是什么含义,因为它的解释就在后面。
难点二:例子较复杂,概括例子时间难掌控。
之前笔者已经提到了答题时间和字数的问题,在一分钟之内概括出阅读、听力中的内容,我们只有180-200字的长度,因此需要概括,而非把具体内容全部讲出来。请看下面的例子:
One group got the boy looking angry. In fact he was actually throwing the cake on the floor. The other group got a picture of the boy smiling, happy, holding out the cake like he was offering it. Same boy, same cake, but different emotions expressed in each picture.
我们需要把这段话用简短些的句子概括出来,按照比例来算,这三句话(49词)只能用两句话(20词左右)来概括才能合理利用时间,因此我们把它概括为:
One group saw the angry boy with the cake; while the other group saw the same boy smiling holding the same cake.
听力原文中的有些细节就适当省略,只要我们能表达出同样的人表现出不同情绪这个核心意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