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利用UG加工模块产生刀轨,首要目的是为了加工工件,但我们不能直接将这种未修改过
的刀轨文件传送给机床进行切削工件,因为机床的类型很多,每种类型的机床都有其独特的
硬件性能和要求,比如它可以有垂直或是水平的主轴,可以几轴联动等。此外,每种机床又
受其控制器(controller)的控制,控制器接受刀轨文件并指挥刀具的运动或其它的行为(
比如冷却液的开关),但控制器也无法接受这种未经格式化过的到轨文件,因此,刀轨文件
必须被修改成适合于不同机床/控制器的特定参数,这种修改就是所谓的后处理。后处理*基
本的两个要素就是刀轨数据(Tool Path Data)和后处理器(A Postprocessor),如下图示:
UG的后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MOM(Manufacturing Output Manager),一种是利用
GPM(Graphics Postprocessor Module)。MOM的工作过程如下:
由上图我们知道,MOM后处理是将UG的刀轨作为输入,它需要两个文件,一个是Event
Handler,扩展名为.tcl,包含一系列指令用来处理不同的事件类型;另一个是Definition
File,扩展名为.def,包含一系列机床、刀具的静态信息。这两个文件可以利用UG自带的工具
POSTBUILD来生成。当这两个文件生成后,我们要将它加入template_post.dat(
..\\UGS180\MACH\resource\postprocessor)文件里才能使用,其格式如下:
fanuc,${UGII_CAM_POST_DIR}fanuc.tcl,${UGII_CAM_POST_DIR}fanuc.def
GPM的工作过程如下:
由上图我们知道,GPM后处理是将刀轨源文件(the cutter location source file)作为输入
,它需要一个MDF(machine data file)即机床数据文件。MDF文件也可以*UG提供的工具
MDFG来生成,其扩展名为.MDFA。
两种后处理的结果是一样的,给人的感觉是用MOM比较省事一些,因为它直接将刀轨转换成
NC程式,不用再输出CLS文件,不过在处理时间上较GPM长一些。另外用GPM处理比较安全一些
,至少本人在使用过程中未遇到过问题,但是用MOM处理却出现了多次撞刀、过切现象。这是
由于利用MOM处理时,Event Handler(扩展名为.tcl)文件设置不当造成的。这种故障在编制
加工程式时很难被发现,因为在ug里面根本检查不出来,必须借助软件将NC程式转换为刀轨
才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下面是个例子:
如图一所示的那样,这条直线将导致工件的过切,也造成刀具被撞坏,更严重的可能会造成
工件报废、机床受损等,所以必须在后处理文件的定义上多加小心,尤其是一些精度的定义
或是范围的界定,稍有不当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