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道智行CG教育—官网

咨询热线:
400-888-4849

广州上道智行CG教育学校新闻>讲述“仁:设计的善意”
9月28日-10月17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将迎来号称*设计展史上规格*高的“首届北京国际设 计三年展”。在*的设计现状备受指摘之时,我们仍有理由对这个规格如此之高的设计展抱以期许。从主题“仁:善意的设计”的确定,首立**严格的策展标 准,首创“中西合璧”的五大策展团队之始,盛宴未启,中西文化力量的角力就已经摆阵拉开,颇有看头。

  全球近500设计师闪耀参展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由*文化部、教育部、文联和北京市政府主办,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共同承办。展览空间总面 积约6000平米,共由五个展厅构成。首届三年展将采取主题展的形式,围绕“仁:设计的善意”这个总题目,在五个展厅中举办五个分主题展览。

  截至6月8日,初步确定有近500位设计师参加,受邀设计师可谓群星璀璨,包括弗兰克·阿比尼、哈里·贝尔托亚、卡斯特罗尼兄弟等经典大家,沃纳·艾 斯林格、隆·阿拉德、马里奥·贝里尼、罗南和伊万兄弟等当代一线设计师,以及飞利浦·斯塔克、扎哈·哈迪德、康斯坦丁·格里克、马克·纽森等一大批设计明 星,参展作品约计1500多件。这将使首届三年展成为世界级设计师参与人数*多的境内展览。

  “过度设计”浪费资源

  “设计不尽是好的,设计是把双刃剑”,是清华美院副院长、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杭间教授在阐释展览主题“仁:设计的善意”时说的*句话。他说,设计本身 并不能独自承载,而要靠资本的推动,但是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从来没有变过。一些所谓的商业创意经典案例,比如将牙膏口变大1毫米,靠外在的时尚吸引年轻人 的低端手机等等过度设计,造成的是资源的浪费。而有节制的设计、理性设计,时下很难做到。我们希望,从设计师、消费者,从资本、功能、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做 到善意。所以,策展团队希望能定一个既好理解,在国际上又能有高起点的主题。他说,在欧美,“设计改变生活”这样的常识,对他们没有任何新鲜感,甚至被认 为是笑话。我们构想的主题应该是平和的,抛弃了意识形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

  在确定了中文主题“仁:设计的善意”后,英译Ren:Good Design才应运而生。Good这个词常见,语义丰富,有“好用、适合、高品质”等多种含义,加之考虑到外国人的接受习惯,所以用了此英译。而在前面加 上“仁”字,杭间的解释是,“仁”意味着关爱他人,关爱人民。而好的、优秀的设计也能使大多数人民受益,从而体现出设计的仁爱精神。设计与儒家观念中 “仁”有着共通的东西,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把“仁”加在“Good Design”的前面,并用汉语拼音注解,会有一个停顿,会吸引外国人去看主题的解释,与主流社会追求友好型的设计不谋而合。

  全国首立*严格策展标准

  杭间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间设计力量以年轻人居多,而在北京还是老“前辈”的天下,他在启用这批年轻的策展团队时,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而他带 着这支在他认为其实并不那么年轻的团队,在确定了展览主题这一大事后,第二件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循国际策展机制。在杭间看来,这是*首次以如此严格的策展 标准来运作这类大型的设计展。

  从面向全球设计师公开招标,到经费的支付标准,都尽量以国际策展水准看齐。经过策展委员会严格评选,*终从8组团队中,选出了5个策展团队。杭间说, 我们既要将欧美好的设计拿过来,也不能完全听他们的,专给他们展示。所以,策展委员会确定了7:3的外国和*作品展示比例。这三成*作品的来自大中华 地区。

  一场中西文化的博弈

  围绕“仁:设计的善意”这一总主题,展览将分五个单元进行展示。每个单元展各设一个分主题,分别为“创意联结”、“知‘竹’”、“理智设计情感”、 “混合现实”和“可能的世界”,由一名(组)境外策展人和一名内地策展人共同组织策划。一中一外,五组团队,这是策展委员会有意安排的。从中西团队联姻的 那刻起,一场中西文化的博弈就缓缓拉开了。

  带这支“中西合璧”的国际策展队伍令杭间感慨良多。他说,以前*策展人与国外策展人的合作,多是互为辅助性的角色,此次双方站在了一个水平线上,无 疑会有一个磨合。那些外国策展人心里的算盘打得也精细,他举了几个有趣的例子。意大利策展人吉达·博亚迪是《INTERNI》、《GCASA》的主编,也 是米兰设计周外围展主策划人。当初她提交的方案是意图将整个馆做成意大利的设计展。当时杭间果断地说:No。这是全球性的展览,你的方案必须要修改。当她 将改好的方案拿来时,杭间又说No。因为对方选的作品虽是大师级作品,却是五六十年前的。杭间对她强调,我们不是做设计史展览,提交的必须是近三年的优秀 设计产品或作品。

  另一个分展主题为“可能的世界”的外方策展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提交的作品相当先锋和前卫,与当代艺术很难界定。杭间认为,这些作品 充满了奇思异想,但太超前了,*观众可能还不太容易接受,策展委员会以宽容加约束的态度,让他们在保留先锋、高端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还有两位瑞士策展人,都是建筑界出身,长于空间设计,但对具体作品设计开始投入得并不够,杭间对他们也提出了批评。虽然对方也会有一番争论,但他们再 拿过来的作品就好了许多。在人数上,策展委员会也提出,不能一个场馆只有十几个人的作品。每个策展团队都要符合这些要求,不然就要调整。杭间说,好的设计 不一定非要多,但是作为*届国际设计三年展,我们希望刚开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设计的方方面面。

  除了策展委员会的副主任身份,杭间还与香港设计中心副主席刘小康一起合作策展分主题:知“竹”。天天给整个策展团队唱“黑脸”的他,对自己这个分展小团队也不留情,反复提示不要把这个展做成了“杂货铺”。

  杭间

  杭间,清华美院副院长、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委员会副主任。1961年生于浙江义乌,从事*古代物质文化史、现当代设计理论、*现代艺术史研 究。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艺术研究院学术著作奖等。出版有《新具象艺术》、《*工艺美学史》、《手艺的思想》等多部著 作,主编《*著名设计师学术访谈丛书》、《*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等书籍。1995年-2011年,策划了“*现代绘画展”、“岁寒三友:两 岸三地*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作品展”、“手艺的新美学——*现代手工艺术家提名展”等8个展览。

  “Mr.No”唱黑脸反赢尊重

  策展期间,杭间几乎都快成“Mr.No”先生了。杭间说,每次策展方案要调整,唱“黑脸”的都是他,以至于有的外国策展人一遇到杭间就条件反射地说, 你又来批评我了。唱“黑脸”本不得已,未想却赢得了对方的赏识。一些老外在背后说,杭教授很棒,很有思想。杭间感言,如果我们不坚持,也就照着他们的方案 做了。这个过程,像是把*近百年的历史又走了一遍。

  半年前,若问杭间对自己的身份诉求,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做一个艺术史家。但是,现在的他内心一片惶惑,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他说他宁愿做一些实事。问他现在*的心愿是什么,多年来在学院系统工作的杭间直白地说,我想学一门手艺。

培训世界 广州上道智行CG教育体验课 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