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立教育学校—官网

咨询热线:
400-882-6311

上海三立教育学校学校新闻>*这所只存在8年的大学, 曾超越世界任何一座高等学府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穷大学”,却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2016年,*启动了大学“双*”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双双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双*”目标,很难,不妨向西南联大取取经。
  联大长征
  1937年8月28日,本是个平常日子,但因为一封公函而成了*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
  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
  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
  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长沙临时大学旧址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但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没到来,
  长沙的天空就响起了空袭警报。
  淞沪会战失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又陷落。
  日军进逼武汉,长沙立成危卵。
  “国家亡了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
  为了保住文化血脉,临时大学决定西迁。
  “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
  其中一路,完全徒步,得翻山越岭3600里才能抵达昆明。
  “*教育史上*伟大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长征”路上的西南联大师生
  清华泰斗陈寅恪的父亲,
  乃著名爱国诗人陈三立。
  日军打进北平后,陈三立绝食而亡。
  陈寅恪正忙着为父亲办丧事,
  日本宪兵队却送来了请柬,
  邀请陈寅恪到宪兵司令部做客。
  陈寅恪知道,若拒绝去日伪大学任教,
  肯定会遭到日本宪兵的迫害。
  于是,父亲丧事还没有办完,
  他就含着悲愤悄然离开了北平,
  汇集到“联大长征”的南迁队伍之中。
  *现代*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
  学者闻一多拿着几本书,
  带着*就加入了长征。
  当时,日本人公开承诺:
  “留下来教学,照样*丰厚年金。”
  作为教授,像闻一多,
  可以有保姆、有厨师、有车夫,
  还可配两个文书,生活舒适又体面,
  但他一声“呸”就拂袖而去。
  教授赵忠尧,为把50毫克镭带到昆明,
  冒着杀头危险,化装成难民,
  “天涯孤旅,千里走单骑。”
  把装镭的铅筒,贴身紧抱在怀里,
  坐火车时,数天数夜不敢合眼。
  抵达昆明时,胸膛已烙上两道血印,
  但赵忠尧却为此雀跃不已,
  因为他保全了*高能物理的全部家当。
  闻一多
  1937年,北平沦陷时,
  北大教授邓一哲的儿子邓稼先正读高三。
  在一次日本人召集的聚会上,
  邓稼先怒不可遏,撕掉了日本国旗。
  当晚,志成*校长赶到邓一哲家,
  “开始追查了,赶快把*送走。”
  临别之际,邓一哲对邓稼先说:
  “儿啊,你要学科学,学科学为国家。”
  邓稼先逃出北平,辗转跋涉来到昆明。
  “我随后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
  后来,邓稼先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李政道几乎和邓稼先有着相同经历:
  *一毕业就遇上日军入侵,
  经历九死一生,才从沦陷区逃到云南,
  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吴大猷,
  195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8年2月,“联大长征”队伍抵达常德县。
  1938年4月28日,经过数月跋涉,
  “联大长征”队伍终于抵达昆明。
  这段艰苦卓绝的长途迁徙,
  在*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后人将其称为“*教育史上*伟大的长征”。
  这一场旷世的文人长征,
  不仅保存了*文化的精英血脉,
  更开启了*教育史上的“壮丽探险”。
  六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
  “西南联大”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由此诞生。
  刚毅坚卓
  到昆明后,西南联大没有校舍,
  主要租借民房、*、会馆上课。
  为了恢复正常的教学功能,
  学校把大部分经费用来购买了图书和设备。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昆明后,
  校长梅贻琦请两人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
  两人欣然受命,一个月后,
  一个*的现代化大学跃然纸上。
  但这个*设计方案立马被否,
  因为学校拿不出这么多经费。
  此后两月,梁思成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
  高楼变成矮楼,矮楼变成平房,砖墙变成土墙。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当梁思成夫妇交出*后一稿时,
  联大建设长黄钰生满脸无奈地说:
  “除了图书馆屋顶可以使用青瓦,
  教室、实验室可以使用铁皮之外,
  其他建筑的屋顶一律覆盖茅草,
  砖头木料再减一半,麻烦您再作一次调整。”
  梁思成忍无可忍,冲进校长办公室,
  把设计图狠狠砸在梅贻琦办公桌上。
  “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
  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么?”
  梅贻琦把图纸一张张收好,歉疚地说:
  “思成,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
  梁思成接过图纸,喉咙哽咽住了:
  “你知不知道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少木料?
  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
  梅贻琦喉结上下滚动,声音颤抖:
  “思成,等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
  我一定请你来建世界*的清华园,
  算是我还给你的……行吗?”
  半年后,一幢幢茅草房铺满了西南联大校园。
  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西南联大校舍
  梅贻琦职位在政府可与总理平级,
  但他卖掉了汽车,辞退了司机,
  为了组建承揽工程与项目的学生服务社,
  以赚取外快贴补教师们的困苦生活,
  他几乎卖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
  1940年后,梅家常连青菜汤都喝不起了,
  偶尔吃一顿菠菜豆腐汤就是过节。
  为了回请云南省主席夫人,
  梅夫人韩咏华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
  为维持一家生计,她只好上街摆摊卖米糕。
  有次大雨,卖糕的梅太太被淋成了落汤鸡。
  梅贻琦接过篮子,把泡烂了的糕舀到碗里,
  一边吃,一边抹泪:“咏华,我对不起你。”
  梅贻琦
  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给病妻治病,
  每天不得不化装成乞丐,
  到菜市场捡剩骨头为妻子熬汤。
  后来,夫妇俩小茅屋遭日机轰炸,
  瓦缸里的面粉掺满了碎瓦片和泥沙,
  吴大猷只好把碎缸里的面粉捧起来,
  用洗面筋的方法把泥沙与淀粉洗掉,
  把仅剩的面筋留下来作为半月口粮。
  费孝通的女儿是在凌晨寒风中出生的,
  那一夜,日寇飞机埋葬了他所有的家产。
  身无分文的他,用*的西装裹着*,
  从农民家里乞来了一件件小破衣褂。
  “*是穿百家衣长大的。”
  后来,费孝通女儿读大学时选择了农业,
  费孝通自己也成了*农民的代言
培训世界 上海三立教育学校体验课 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