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利为汇在线教育学校—官网

咨询热线:
400-888-4846

北京利为汇在线教育学校学校新闻>当我们谈论关闭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你关闭朋友圈后,微信对你做了什么?
 
  昨天晚上,在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今早起来随手点开,并分享到朋友圈。在关闭朋友圈后,因为没有了提醒机制,很难想起来去看回复。今天随手点开自己的头像,进入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了感哥的回复:
 
  『你不是关了朋友圈嘛?』
 
  『我是关了呀,所以现在只能点开自己的头像看。』
 
  『可是这样的话,我认为微信关不关朋友圈没啥区别。』到底有没有区别呢?突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思考。
 
  当我们谈论关闭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个功能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当我们想起来要关闭朋友圈的时候,通常的原因是:朋友圈总让我不自觉的进入信息流中,去寻找朋友们分享的信息。这样一来,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不说。又因为他们随时都在发送朋友圈,我常常停下手里的工作去看更新,导致工作起来没有效率。同时有些朋友一天就发吃吃喝喝,我却得辛苦工作,真是烦闷。总结一下,用户抱怨的是什么?
 
  花费无意义的时间
 
  想探寻朋友的生活
 
  总是有『红点』提醒我有人回复了我参与的内容
 
  打断手里的工作导致效率低下
 
  不喜欢的内容会影响心情
 
  如果简单粗暴一点,运营拿到数据,发现许多人对朋友圈的抱怨。
 
  简单,彻底消灭你账号中朋友圈的痕迹,你生命中再也不会有一点它的影子。
 
  可是微信做了什么呢?
 
  微信是如何对待『关闭』这件事的
 
  用户提出的,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这句话出现在太多的产品类书籍中,无论是伪需求还是不要被用户牵着鼻子走,都讲了这个道理。就像我们抱怨微博140字的限制,可真正取消了,用户又要抱怨信息过于冗长,他们想要的是充分表达的方式,而不是无限制的信息。
 
  用户真的想让朋友圈完全消失么?让我们在看看朋友圈的几个使用场景:
 
  场景一
 
  一天总有20个小时不想工作,这时候点开朋友圈,看看朋友都在做什么,给外出旅行的点个赞,给吐槽公司的加把柴。看完了*近的消息链,继续工作,没过两分钟发现红点提醒我有新消息,打开后发现其他人也点了赞,或是评论了我的评论,我们没事就开始闲扯两句。
 
  场景二
 
  微信公众号,或是某APP出现了不错的内容,很想和朋友们一起交流一下,听听大家的看法;亦或者自己想要分享一些自己的照片。或创作一把段子,如果能得到回应再讨论一下,想必是极好的。
 
  场景三
 
  有人新加我为好友,或者刚认识一个朋友互换了微信,我需要快速了解一下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以方便以后生活、工作中的交流。如果碰巧发现有共同爱好,还能发现话题,快速拉近关系。
 
  …
 
  在生活中,以上三个场景应该是*常遇到有关朋友圈的使用方式,基本代表了三种使用行为,以及使用者的三种身份,分别是:
 
  作为内容消费者:消费朋友圈的内容
 
  作为内容生产者:创造朋友圈的内容
 
  作为内容收集者:搜索个人信息(个人名片)
 
  细分来看,用户真正反感的部分,是作为内容消费者,而不是作为内容生产者与收集者,产品功能要做的不是切断所有信息,而是调整信息的使用方式。
 
  微信是如何做的
 
  取消了信息流:基本上断绝了作为内容消费者的使用形式,用户不会被无故的打扰,以及不自觉的去浏览『无意义』的信息。
 
  增加了内容生产的门槛:降低用户没事干就想『抒发情感』的意愿,从原本的:发现-朋友圈-发送内容,入口变为:点击自己头像-进入朋友圈-发送内容。入口更加隐蔽,同时没有了提醒,及时有人回复你你也只能『主动』去查看朋友圈,这样更加纯粹了内容生产者的角色,而忽略消费内容的部分。
 
  完整保留了内容收集者的功能:将朋友圈的内涵转化为『名片』,成为个人资料的一部分,保留丰富交流途径的可能性,同时没有干扰。
 
  从这点看,我觉得这个功能的设计非常巧妙。
 
  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基本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真正做到隔绝信息但不杀光,处理到刚刚舒服的地步。
 
  启发
 
  用户是很神奇的生物,一方面善于抱怨,善于找出问题,同时喜欢积极的提出解决方案,但你按照这个方案去做,他们往往却不满意。因为用户并不善于寻找解决方案。除了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以外,还要从产品底层去考虑困扰用户的究竟是什么?解剖后找到『病灶』切除后,再将服务继续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后,便会惊呼一声:哇,我要的就是这样。
培训世界 北京利为汇在线教育学校体验课 免费预约